长治肿瘤医院
大肠癌
  • 脂肪肝患者更需提防大肠癌

   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越来越西化,高油高脂的食物吃得越来越多,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攀升,患上脂肪肝,不仅会造成代谢综合征,增加患肝硬化、肝癌的几率。而且,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,35%脂肪肝患者同时长有良性大肠息肉,还可能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,严重的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。另一方面,脂肪肝本身也是过多摄取动物脂肪和红肉造成,而这一情况会增加致癌物质胆汁酸在肠道的蓄积,导致肠癌发生。近年来,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节节攀升,据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数据,中国内地大肠癌发病率以4.71%逐年递增,远超2%的国际水平。因此,提醒脂肪肝患者要特别当心。  卫生部中...[详细]

    2023-08-16 11:22
  • 肥胖人群已成大肠癌年轻化的目标

    结直肠癌统称大肠癌,是高危害的消化道恶性肿瘤,这种疾病以中老年群体为最多,近年来,结肠癌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。这种疾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,包括高蛋白高热能低纤维饮食的,有大肠癌家族史的,其中肥胖是重要原因之一。那么,为什么肥胖者就容易患结肠癌呢?大肠癌主要来源于肥胖因素  尤其近几年,大肠癌发病的一个明显趋势是,运动少、生活条件好、经常坐着不动的年轻肥胖人群成为高危群体。男性肥胖者在日常饮食中往往摄取过多的动物脂肪、胆固醇,而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们平时都是坐在办公室里,再加上不注意体育锻炼,因此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,妨碍正常消化,脂肪的代谢产物会最终转化为...[详细]

    2023-08-16 11:22
  •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容易与什么疾病混淆?

    专家表示,大肠癌的早期症状的治疗可以治愈疾病。日常发现大肠癌的早期症状,及时治疗是很重要的。一般都有哪些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呢?接下来是对大肠癌的早期症状的介绍。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,而且容易与痔疮发生混淆,出现误诊现象。具体的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如下:1、大便性状改变,大便变扁、变细或不规则,另外大便中带有脓血、黏液或暗红色大便。如果出现这些问题,应提高警惕,排查大肠癌的早期症状。2、大便习惯改变。原来有规律的大便突然出现便次增多、腹泻、里急后重、便不净感等,这些都有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症状。3、便血是常见的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,都有便血的情况。但许多人对此并不...[详细]

    2023-08-16 11:22
  • 哪些人易患大肠癌

    从大肠癌的发病原因来看,其发病率不断上升,与现代人饮食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纤维素、缺乏运动不无关系。临床实践已证实,以下六类人群属于大肠癌的高发人群1、大肠癌高发区,主要是大城市内的中老年人;2、30岁至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(尤其是便血、大便频数、黏液便及腹痛者);3、有盆腔放疗史者;4、有大肠癌家族史、家族性息肉病史以及遗传性结肠病者;5、有大肠癌癌前病变者,如大肠腺瘤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血吸虫病者;6、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者。一般来说,早期大肠癌并没有什么特别症状,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大致包括大便带血、便后滴血流血、大便次数增多、大便变细、下腹不适、贫血等。如发现上述...[详细]

    2023-08-16 11:22
  • 大肠癌的主要致病因素

    众所周知,大肠癌如今已经成为消化道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癌症,那么,他的主要致病因素都有哪些?1、饮食因素:也是比较主要的因素之一,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﹑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。2、年龄:随着年龄的增长,结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-65岁之间。年龄越大患结肠癌的危害越大。3、溃疡性结﹑息肉病﹑腺瘤等,均是大肠癌癌前病变,其癌前期病程为5-20年。4、遗传因素: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家属,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-6倍。5、结肠癌的家庭历史:增加了直系亲属患这种病的危险,一些家庭情况,如家族性息肉病,给结肠癌患者带来许多的危害。6、寄生虫病:我国资料表明,部分晚期血吸...[详细]

    2023-08-16 11:22
  • 放射治疗大肠癌方法介绍

    近50年来,尽管外科技术有迅猛发展,但大肠癌的手术治愈率、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0%左右,治疗失败原因主要为局部复发率较高,故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必须考虑综合治疗。目前研究较多、效果较好的是外科和放射的综合治疗,包括术前放射、术中放射、术后放射、“三明治”放疗等,各种不同的综合治疗有其不同的特点。对晚期直肠癌,尤其是局部肿瘤浸润到附近组织(直肠旁、直肠前组织、腹腔淋巴结、膀胱、尿道、耻骨支)以及有外科禁忌证患者,应用姑息性放射亦常有较满意的疗效。   放疗和外科综合治疗:  1.术前放射  (1)提高手术切除率  (2)减少淋巴结受侵率和晚期病人百分率  (3)减少远处转移。 ...[详细]

    2023-08-16 11:22
  • 大肠癌常见的辅助检查有哪些

    一、粪便检查:粪便隐血试验对大肠癌的诊断虽无特异性,但方法简便易行,可作为普查筛选手段,或可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。二、直肠指诊:我国下段的直肠癌远比国外多见,约77.5%,因此绝大部分直肠癌可在直肠指诊时触及。三、乙状结肠镜检查:77.7%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,常用的乙状结肠镜管长30cm,可直接发现肛管、直肠和乙状结肠中段以下的肿瘤。四、钡灌肠X线检查:病变在乙状结肠上段或更高位置者,普通钡灌肠X线检查对较小的大肠癌容易漏诊,比较好采用气钡双重造影,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,并显示癌肿的部位与范围。五、纤维结肠镜检查:可清晰地观察全部结肠,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...[详细]

    2023-08-16 11:22
  • 大肠癌的化疗费用一般需要多少

    术后化疗的方案很多,具体费用需要医生根据化疗的方案来定。一般是化疗四到六次,化疗一次在五千元左右,肠癌化疗一般是联合用药。联合用药化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,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打击面在联合用药时会变宽,对不同的肿瘤细胞都能应付自如,同时也能降低耐药性的发生。...[详细]

    2023-08-16 11:22
  • 什么是晚期大肠癌?

    大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,出现在人的肠道上方,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。结直肠癌晚期一般表现为腹胀、食欲减退等,结直肠癌肝转移比较严重,压迫胆管,胆汁无法排出,就会出现黄疸这一症状。大肠癌会引起出血,导致病人贫血严重,有的病人还会出现低烧的现象。...[详细]

    2023-08-16 11:22
  • 过半直肠癌可指检发现 大肠癌的4个诊断方法

    近些年,中国的大肠癌发病数逐年上升。中国原来大肠癌是比较少见的,大概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五。那么你知道大肠癌有哪些诊断方法?大肠癌(colorectal cancer)是指原发于直肠和结肠的癌肿,是北美、欧洲及澳洲等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的癌肿之一。大肠癌的诊断方法1、直肠指检对直肠癌的诊断极为重要,50%—60%直肠癌可经直肠指检发现肿块,现已作为直肠癌的常规检查。2、纤维结肠镜检查是目前对大肠内病变诊断最有效、安全、可靠的检查方法,绝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由内窥镜检查发现。3、CT及B超检查对大肠癌的术前分期有一定帮助,可以了解肿瘤内部情况,同周围脏器的关系,淋巴结有无转移及有无术后复发等,PET-CT...[详细]

    2023-08-16 11:22
  • 1
  • 共 1 页 10 条